國家標準主要規定了與托盤相關的基本術語,比如“托盤”即定義為可用于運輸,堆垛和存儲貨物的板狀設施。同時該標準還指出了托盤的各項技術要求,以及對于每一種托盤進行實驗和試驗的方法和標準。這些規定清晰明確,有助于消除行業內術語混亂帶來的不良影響,使得企業在托盤的選擇、使用、存儲等方面可以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
021年,隨著全球經濟的繼續復蘇以及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,可回收托盤及包裝材料市場復合年增長率有望繼續提升。以下是近年來該市場的發展趨勢和前景分析。 一、市場背景 隨著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,托盤及包裝材料成為物流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與此同時,近年來各國政府針對環境保護的政策越來越嚴格,對于可回收
2020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推動供應鏈與物流業發展的利好政策,使托盤行業也從中受益。例如,4月10日商務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生態環境部、農業農村部、人民銀行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進一步做好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》(商建函〔2
托盤標準化政策是托盤行業的三大驅動因素之一,木托盤生產逐步由手工制作進入機械化制作,因此大型木托盤生產企業,均已采用機械化生產方式。部分以人工作業方式的企業,也在積極籌備轉向機械化。目前以人工作業方式的企業,也在積極籌備向機械化生產轉型,根據調研,先進的企業托盤生產縣已經采取了機器人加工制造托盤,現
倉儲物流自動化是驅動木托盤標準化的基礎,木托盤標準化主要是指托盤尺寸、碼放方式相統一,這樣即方便于內部托盤互相調用,互相調貨以托盤為單位計算,也方便以后整個大市場范圍內統一使用。例如現在倉庫出貨時都是只出貨物而未將托盤隨貨一起運出,這其實增加了貨運成本,而標準化就是制約整個市場木托盤大循環的因素之一
近幾年,我國的木托盤行業迅猛發展,一展在國際競爭中的產業優勢。過去十年亞太地區以中國為主要增長點,托盤保有量始終保持快速增長,預測到今年底(2017)全球約保有51億個托盤,中國占1/5;2016年國內托盤生產量達到26894萬片,行業規模約300億左右,未來托盤市場開始進入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的發展